高校教学实验室的通风柜用得多,人流量大,实验类型也很杂,这就要求设备配置得标准、管理得规范。最近行业检查还发现,通风柜操作不当,已经成了实验中挥发性物质泄漏、操作风险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所以,通风系统怎么建,真的很关键。

说到标准,通风柜最基本的就是面风速得达标。一般来说,风速要稳定在0.4到0.6米每秒,这样既能把有害气体收集干净,又不会因为气流太乱影响实验。像华巨升的通风柜,采用恒风量结构,还能选配风速监测器。学生每次实验前都能一眼确认通风状态,心里有数。
在结构上,通风柜得有防爆玻璃视窗、耐酸碱内胆、可拆卸导流板、光源保护罩这些基础配置。底下还要有专门的化学品存放区,让实验连续性和便利性都提升一截。教学实验室里,开合视窗很频繁,所以滑窗最好带缓冲结构,能减小意外碰撞的风险。

规范操作是管理的关键。老师平时一定要强调几条铁律:实验前先确认风速;操作时视窗别开太高;千万不能把头伸进通风柜;实验结束务必关好水、电、气,滑窗也要合上。有些高校还用了华巨升的提示贴和安全指示灯,帮学生养成标准操作的习惯。
教学实验室常常几个人同时用一个空间,所以通风柜的排风系统必须和整体通风系统配合好,避免负压紊乱,同时还能保持实验室温度平衡。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用智能联动排风和中央控制系统,这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总之,规范配置和制度体系,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实验的安全、标准化和管理效率。